说真的,能做外贸的,都挺厉害的。历经九九八十一难,在拿下胜利果实前夕,还得提防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抢订单。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现在大环境不好,越来越多的人想挤进来分一杯羹,甚至,有时候抢走你客户的,不只是你的同行,还有你的“伙伴”。
既然对方要这么搞,那大家干脆都别做生意了。
小A算是外贸老人了,形形色色的货代见了不少,但这次,是真长见识了。这个客户,小A陆陆续续跟进了两年,价格质量谈了,和客户指定的货代也联系好了,样品也通过了,就差没跟客户拜把子了。结果临门一脚了,客户突然告诉小A,他的中国代表说,能轻松找到更便宜的货源。是不是闻到了阴谋的味道?那个所谓的“代表”,其实就是货代的另一个马甲!货代直接联系工厂,降价抢客户,操作666。
想起前不久的网友爆料,义乌商家上演无间道:快递员收快递的时候发现爆款,货拉拉司机是小舅子,精准找到货源。第二天,做电商的老婆直接用你的供应链,上你的品,而且价格还比你低。从内贸卷到外贸,结果就是每个人都不赚钱,白白让老外占了便宜。
没想到会被合作多年的工厂背刺。小C认为自己和工厂是合作共赢的关系。自己带来了不少的订单,工厂也全力配合,保证质量。不过小C还是比较警惕的,从没给客户提供过工厂的信息,发货采用的中性包装。这次新开发的客户规模不小,小C摩拳擦掌,这单做好了,后续返单不会少。没想到工厂也动了心。
一天深夜,小C收到一条来自客户的紧急消息,质问为何从工厂直接得到的报价比他的低了很多。小C震惊地发现,工厂在大货里夹带名片和产品图册,私下联系了客户,提供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折扣。最后的结果是三败俱伤,新客户丧失了对小C的信任,认为他的利润过高;小C不敢再和工厂合作;而工厂最终也没有拿下订单。
同事抢了自己的客户,要撕破脸吗?这个问题困扰了小D很久。小D有个老客户3月份下订单,7月份准备返单,结果在未告知情况下,同事用更低的报价翘走了客户。面对质问,同事振振有词:客户来询价,我报价,走的都是正常的流程。
一次可能是巧合,可这个同事“前科”累累,上次展会,小D给一直跟进的客户发了邀请函,没想到客户来摊位的时候,同事直接迎上招待,后续还添加了联系方式。小D入行也不久,开发客户已经很忙了,还要提防同事,有点心累。
上面的案例,分为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。
● 针对客户,如果能获取市场证书与行业资质、提供售后等附加价值、整合专业的定制化方案、进行耐心有效的沟通等,你的价值,将大于差价;
● 对于工厂货代,如果你能保证款项的及时支付、稳定的客户订单量,没有人会为了短期利益,失去更多的长期订单。
内部矛盾
当业务员为客户建档时,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录入的客户信息,一旦新的信息与公司现有的客户数据重复,系统会自动弹出提醒,阻止两个业务员跟进同一客户。业务员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跟进或长时间没有跟进效果的客户,会在提示后,转入公司【公海】,再供其他业务员选择跟进。